更新时间:2023-02-12 16:23:48 点击:
周楚兴,男,汉族,中共党员,1997年出生于湖南浏阳,2018年毕业于湖南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14级软件工程专业。在校期间,先后担任班级团支书,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学生会主席等职。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奖项。
图为周楚兴
与大部分人不同的是,周楚兴的成年礼是在大学中完成的,四年时光,经历丰富,良师益友以及环境的熏陶让他成长飞快。在校园里,浓重的学习氛围和积极的活动不断充实着他的内心,节假日时间的兼职和集体活动的开展让他社会阅历更加丰富,为了感谢母校的培养,他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时刻明确自己的定位,时刻记住自己是一名优秀的、具有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大学生党员。
以青春的名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西藏,一直是一个充满了致命诱惑的地方。她明媚,也清冷。她冷艳,也低调。可就是这样一个特别到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却与周楚兴结下了特殊的情谊。那是2014年的一个夏天,在自行车协会的他意外的结识了一位骑行西藏归来的学长,学长眼中的西藏,有着湛蓝色的天空、碧蓝色的湖泊,翠绿色的草地;有着洁白的哈达、有着拨云见日的珠穆朗玛,还有纯朴的牧民,令周楚兴印象最深的却是照片中那一栋栋仍需要建设的土房子,还有那一个个充满着求知欲的孩子。这一切颠覆了他以往对西藏神秘美好的想法,原来我们的国家还存在这种需要开发的地方。于是一个小小的念头开始萌芽:趁着青春年少,趁着美好年华,不负祖国的培养,为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到祖国边陲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周楚兴的西藏梦一直在成长,大学第四年,得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引进乡镇干部,他坚定的报了名,笔试、面试、体检、等待,时间是煎熬的。得到入选通知、计划出行的过程却是热烈又愉悦的。2018年7月26日,周楚兴终于如愿以偿的以一名乡镇公务员的身份踏在了西藏昌都的土地上,他的西藏梦翻开了第一页。
以年轻的身躯,在辗转中坚定信念
到达昌都的第一站,是昌都市党校。然而现实环境将他西藏梦拍的粉碎,西藏昌都市平均海拔3300米以上,连续彻夜睡不着、走几步路就喘、不管喝多少水,依然鼻血不断、陌生的人文和环境都成为了这第一站就遇上的“大猛虎”,心中便开始浮现:“我真的可以自这里生活下去嘛?”“是不是当初应该听从亲戚朋友的话?好好找一个离家近、安稳的工作”“这么瘦弱的身体,可以在这种艰苦下坚持下来嘛!”“这真的是我梦想中的地方嘛”等的念头,这个离家最远的路程都只是读大学的孩子,在“最接近天际的地方”迷茫了,思想陷入了混乱。
图为昌都市茶马广场问卷调查现场
直到一次问卷调查活动……他们小组的课题是“互联网对昌都市人民的影响和发展”,烈日下的问卷调查让他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了周边的农牧民群众,迈开采访的第一步是一位藏族“阿佳”(藏语大姐的意思),“阿佳”说:“他的儿子前年考上了西藏班,现在在内地读书去了,互联网可以让他们经常联系。但是村里面就不一样了,牧场上基本上没信号,很多人也不懂怎么用手机,基本上嫁出去就很少可以跟父母联系,一辈子到过最远的地方也就只是昌都而已……希望你们这些有知识的年轻人多过来我们昌都,这些年有了祖国和你们的建设,昌都已经改变很多啦!很多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都已经实现啦!……”,飘扬在广场屏幕上的党旗顿时驱散了各种杂念,这样一个还在发展的西藏,不就是需要年轻一带来建设嘛!作为一名党员,不就应该奋斗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嘛!不就应该为了建设祖国而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嘛!
去除杂念,坚定信念后,他投身到培训班的各项工作中。临时党支部总结汇报大会时,作为党支部书记的他代表临时党支部向全体同志们汇报工作,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将军楼”、培训班篮球赛、2018届昌都市引进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班毕业联谊晚会等都是他证实党员信念的前奏;“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各种考验中,坚定信念,用实际行动来保持当的先进性……为昌都发展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承诺是转战基层的入阵曲;2018届昌都市引进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班毕业联谊晚会上那一句“以青春的名义宣誓,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他坚定信念建设西藏、扎根藏东最好的证明,也是证实“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最响亮的声音。
图为“以青春的名义宣誓,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宣誓现场
以满腔的热血,在学习中练就“担当肩膀”
2018届昌都市引进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班毕业后,他来到了昌都市委宣传部跟班学习,承担对外宣传和新闻发布工作,为保证新闻的时效性,他经常加班加点,收集、整理、采写,直到发布,回家经常到凌晨;在各大活动现场和发布会上,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览研讨会时,坐在角落的他勇敢的向大家汇报了自己的意见,最终他的努力汇聚成展板屹立在昌都解放广场,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的努力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并且给他安排了党支部青年委员的工作,他也没有让领导们失望,配合支部书记完成党支部工作、召开各类会议,并且策划了多场主题党日活动,获得同事们的一致好评。跟班学习的经历,让他学会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坚守“永久奋斗”光荣传统,他将会把平凡的岗位作为成就人生的舞台,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
以坚定的信念,在风雪中扎根基层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2019年驻村工作队换届后,他坚定的选择了服务一线,以一名选派支部书记的身份,来到了海拔4300千米的贡觉县哈加乡油扎村。油扎村给他的见面礼却是足以填满口袋的风沙和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尚未适应海拔升高带来的影响的他便扛起工具与牧民们一起进到海拔5000米的牧场,他带领全村展开了“拯救牧草”的行动,“不能让大雪封住山!更不能让牦牛断了粮!”是他在牧场上对牧民群众的承诺。一边铲着牧场上的积雪,又一边利用微弱的信号联系乡政府紧急拨付饲草。经过全村的努力,牧场救出来了、公路抢修好了、饲料运进来了!回到村委会后,他顾不上休息,前往建档立卡户、低保户家中,查看他们的受灾情况。
图为周楚兴同村医一起前往村委会和家中宣传防疫知识
在抗击新冠肺炎时,他第一时间同村医直奔村民家中,挨家挨户的测量体温,向村民们宣传卫生知识。当天晚上,户主索朗家的女儿阿宗从拉萨赶回家,到县检查站时已经是晚上11点了,到村里大概要到凌晨三四点,他坚持让驻村队员们先休息,独自等到阿宗回到村里,并且到索朗家中检查体温,用那不成句的藏语加上手势向他们解释隔离注意事项,回到住处时天已经快亮了;村里孩子们因疫情影响不能及时上课,闲不住的他就接过教材,当起了“乡村老师”,不仅包揽的学习的工作,还包伙食。牧场上没网络信号,不能及时上网课,他就把“小课堂”送上海拔5000米的牧场;在村里,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夏布”(藏语朋友的意思),孩子们都叫他“格格亚波”(藏语好老师的意思),每当听到孩子们叫他“格格亚波”,他的心里像能拥抱整个世界一样满足。
如今村里办起了集体经济,他胸前那枚金灿灿的党徽一直在村民中闪耀,他那充满信心和干劲的弱小身躯将会带领全村的人脱贫致富,他也会一直在祖国藏东发挥着奋斗的勇气,证实着青春的活力。
以过硬的本领,在奋斗中勇挑重担
2020年3月,他被抽调在昌都市委庆祝昌都解放70周年领导小组图书出版组进行《庆祝昌都解放70周年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在出版组期间,100余万字的日夜编辑和校对、如阴法唐将军等70余位十八军或者其后代的采访和联系、远至1950年的书籍和影像翻阅等工作,仿佛让他“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了昌都的沧桑巨变和历史性成就,也增加了他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年10月,《庆祝昌都解放70周年系列丛书——印迹 纪念昌都解放70周年回忆录》、《庆祝昌都解放70周年系列丛书——放歌澜沧江 纪念昌都解放70周年文学作品集》正式出版,《庆祝昌都解放70周年系列丛书——70个人70个故事》也相继交出版社印刷。70年峥嵘岁月,70年沧桑巨变,70年来,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民族的人,仿佛给周楚兴上了一堂连续210余天的党课,这些“老师们”用坚定的信念、乐观的心态和满腔的激情,向周楚兴讲述着“老西藏精神”的内涵和意义,让周楚兴的党员初心得到了一次全面洗礼,党性也进一步在这70年的历程中进一步被锤炼,也进一步让这位普普通通的90后青年坚定了扎根雪域高原、建设社会主义新昌都的初心。
图为庆祝昌都解放70周年系列丛书
2021年3月,完成图书出版归档工作后的他,又抽调至昌都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在党史学教办期间,先后接待区党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四巡回指导组五次,筹备召开4次领导小组会、9次推进会稳步推进全市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撰写上报月报、周报、简报等材料100余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不断转化为工作实效,获得自治区领导、市委主要领导一致好评。
以党员的初心,在坚守中铸就为民初心
都说人的一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只为了净化眼睛和心灵。如果没有见过西藏的自然天成,所有的溢美之词不过是浮于表层的泛泛之言。
只身一人,跨越千里,告别父母和繁华的都市来到西藏,周楚兴的生活仿佛只剩下抬头可见的蓝天、铺散大地的阳光、尽是土砾的山路、终年飘雪的牧场以及与康巴人发生的点滴故事。其实,他的生活还有淳朴可爱的牧民、孜孜不倦的学生、满山遍野的牦牛、值得回味的进藏故事和那颗带着金色光晕、坚定的长期建藏的心。
有一种人过着最淳朴的生活,却有着最纯净的信仰。这句话可以指西藏人民,他们三步一拜,周而复始;也可以指周楚兴一样的无数为建设祖国边陲投身西藏的共产党人,他们带着家庭的期盼,怀揣着最初的梦想,毅然决然的来到了祖国西部。他们从不后悔,因为在这里,有着淳朴善良的眼睛、有着魂牵梦萦的土地。与万千建设者一样,他的工作平凡且微不足道,但恰如西藏寺庙里的转经筒,没有恢弘的气势,不是天籁,却句句成章,直击人心。
周楚兴,以奋斗的青春证实着青年准则,以坚定的信念建设着祖国边疆。凭借他的信念和坚持,定能将三湘的梦、青春的歌曲,唱响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定能创造出青春应有的精彩,用成功来证实它的潇洒,用胜利证实它的生机勃勃。